对话嘉宾
●梅州市委常委、副市长,梅江区委书记 陈金銮
●梅江区城北镇党委书记 陈振江
(资料图片)
●梅江区科工商务局局长 邓伟民
●博敏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徐缓
●数字经济专家、中国人民大学博士 朱阅岸
今日梅江崛起势头正劲,营商环境正优,投资时机正好。诚挚邀请广大企业家,把更多的资源、项目带到梅江,携手发展、互利共赢、共创辉煌!
——梅州市委常委、副市长,梅江区委书记 陈金銮
“我们将全力打造电子信息、数字经济、现代农业等五大百亿产业。”日前,南方日报、南方+《县委书记打擂台·第二季》节目走进梅江区,梅州市委常委、副市长,梅江区委书记陈金銮在接受采访时说道。
做大主导产业、做强优势产业,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当前,梅江区正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一图一策一表”靶向发力,狠抓发展第一要务,苦干实干、创先争优,全力培育五大百亿产业,走出高质量发展梅江路径,奋力在苏区融湾先行区建设中走在前列。
在此次访谈的圆桌对话环节,区委书记、专家教授、企业家代表、镇委书记、科工商务局局长等共聚一堂,聚焦梅江区经济社会发展热点,亮目标、亮问题、亮举措,话发展、谋发展、促发展,推动“百千万工程”在梅江大地落地落实,助力打造“百千万工程”梅江样板。
绘就“施工图”
打造“百千万工程”梅江样板
主持人:目前,广东正全力推进“百千万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作为梅州主城区,梅江区的总体思路是什么?
陈金銮:“百千万工程”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广东实践、破解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重要路径,对苏区梅江来说,更是振兴发展的重大机遇。为此,我们积极抢抓这个千载难逢的机遇,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形成了落实“百千万工程”的“一图一策一表”,也就是规划图、工作对策和项目清单表。同时,我们边谋边干边完善,不断探索县域发展的梅江路径,主要体现为提升三个“度”。
梅江区以“一图一策一表”靶向发力,着力打造“百千万工程”梅江样板。
一是全力提升“城”的首位度。梅江是梅州的中心城区,在公共资源、基础配套等方面都有明显优势,有助于做大主导产业、做强优势产业,我们推动公共服务优质化、城市管理精细化,汇聚人流、物流、资金流,把优势转化为发展的胜势,力争到2025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超370亿元,进一步提升梅江的首位度,带动全市发展。
二是全面提升“镇”的辨识度,梅江区有7个镇(街道),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各有不同,我们以新型城镇化为抓手,针对不同镇街的功能定位进行精准“画像”,比如,长沙镇重点打造智慧养殖镇、三角镇打造城产融合发展示范镇、城北镇打造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示范镇、西阳镇打造现代农旅镇、金山街道打造生态文旅街道、西郊街道打造康养文旅街道、江南街道打造宜居宜业品质街道,推动各个镇街差异化特色化发展,也让圩镇具有更强的乡村治理功能、农村服务功能、乡村经济功能,推动镇街连城带村。
三是全心提升“村”的和美度,我们依托5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发挥联农带农作用,正全力打造西阳筀竹、城北扎上等11个产业社区示范点。同时坚持党建赋能乡村振兴,每个村都选聘1名产业村长,带动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带动群众发展乡村产业、参与乡村治理、共享发展成果,让美丽乡村、美好生活、美丽经济能够更加和谐有机统一。
主持人:目前梅江区的发展存在哪些短板?接下来如何把短板转化成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潜力板?
陈金銮:目前,梅江区短板主要体现在产业集聚度不高、产业发展平台不强、经济基础薄弱等方面,要破解这个问题,关键是要狠抓发展第一要务,以及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接下来将在以下三个方面发力。
一是平台提质,梅江区主要有梅州经开区,这是一个省级的经济开发区,主导产业比较突出,接下来我们将在“三区三线”的框架下,谋划“园区+”的工作。在南区谋划经开区的南区,打造城产融合发展示范区中心区,在北边谋划经开区北区,打造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先导区,打造承接产业的载体,目前正在积极申报国家级经开区。
梅江区突出实体经济、制造业当家,高标准打造广东梅州经济开发区。
二是产业提级,我们结合梅江的产业基础提出来要打造电子信息、数字经济、现代农业等五大百亿产业,对于烟草跟电力传统产业,我们要推动转型升级。对于电子信息、数字经济以及现代农业,重点是要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延链强链补链,把梅江产业兴区的“四梁八柱”立起来。
三是招商提能,栽得梧桐树,还要引得金凤凰。我们牢固树立发展思维、产出思维,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进一步聚焦五大产业,以产业链来招商,打好苏区牌、融湾牌,还有乡贤牌,招引更多打粮食的项目,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今年以来我们已经招引了4个亩产税收50万元以上的优质项目,并且其中有3个项目亩产税收达100万元以上。
主持人:近几年来,城北镇发展的步伐稳健有力。在推进“百千万工程”中,城北镇有何优势,接下来又将如何做好三产融合文章?
陈振江:城北镇交通便利、生态优美、业态丰富。为进一步强化乡镇节点功能,切实提升“镇”的辨识度和“村”的和美度,我们立足于现有的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全力谋划打造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镇。具体来说,就是坚持“12345”工作思路:
一是加快梅江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建设,积极承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移。二是打造省级客家预制菜和蔬菜产业园,促进产业连片集群。三是突出客家文旅和侨文化品牌,集中精力推动群益、干光、扎上三个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四是推动各村联建共创、连片打造果蔬、花果、鱼米、商贸物流四条乡村振兴示范段,提质果蔬经济、林下经济、水产经济,壮大商贸物流产业。五是打造群益、扎上、岭上、上村、杨文五个产业社区,塑造群益枇杷、扎上花卉、上村大米、杨文蔬菜等精品。
打好“特色牌”
全力打造五大百亿产业
主持人:做强主导产业,做大县域经济,是推进“百千万工程”的题中应有之义。梅江区正在打造五大百亿产业。这五大百亿产业有什么优势和发展潜力?
陈金銮:我们提出打造烟草、电力、电子信息、数字经济、现代农业五个百亿产业,是基于现有产业基础、比较优势、发展前景等方面的综合考量。
梅州经开区大力发展电子信息等主导产业,目前已形成铜箔—覆铜板—印制电路板—电子电器产品生产产业链。
电子信息产业蓄势待发,我们经过多年培育,集聚了以博敏、志浩、盈华等为代表的86家产业链企业,形成了铜箔—覆铜板—印制电路板—电子电器产品的全产业链,去年产值已近百亿,成为全省电子信息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在建12个相关项目,与此同时我们将加大产业链招商引资力度,力争2025年达300亿元。
数字经济产业未来可期,我们已经集聚了115科技、飞翔云等1600多家数字经济相关企业,拥有客天下创业岛、客都智慧服务港等平台。同时,江南片区黄金地段储备了17万平方米的楼宇资源,并出台了针对性的政策措施,让企业拎包落户、无忧发展,力争3年内新引进培育1000家数字经济企业,百亿产值指日可待。
现代农业产业茁壮发展,我们现有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5个、市级以上重点农业龙头企业42家、“粤字号”农业品牌41个、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3个,农业产业发展基础比较扎实。特别是在客家预制菜产业方面,我们有金苑、裕丰等85家企业,130多种产品远销全球,去年的产值就有20多亿元,目前着力推动预制菜产业园建设,现代农业正迎着行业风口快速壮大。
主持人:为实现梅江区2025年电子信息产业总产值达300亿元的目标,梅江区有哪些硬核措施?
邓伟民:目前重点是做强做长产业链,做大存量,做优增量。
一是服务好总投资138亿元的12个项目,尽快建成投产。
二是鼓励企业在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领域实施技术改造或科技创新,引导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推动产品向中高端迈进。
三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我们正在引进和电子信息产业相配套的企业,以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在用地、用工、用能、融资等方面给予最大的保障。
主持人:目前梅江区正在打造数字经济新引擎,结合苏区融湾先行区建设,梅江区在数字经济发展方面还存在哪些短板和不足,接下来应该在哪些方面重点发力?
朱阅岸:梅江区数字经济发展方面的短板和不足主要体现在信息科技产业基础薄弱、产业氛围不高、人才短板突出等方面。但是梅江发展数字经济也有很强的优势,大有可为。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力。
首先从打造信息技术产业的基调入手。梅州电力充沛,电网设施良好,可以联动梅州市来承接优质IT企业的数据中心进驻梅州,吸引这些企业来到梅州市最便捷的地带——梅江区设立相关的研发中心,快速打造信息技术产业所需的人才聚集地,推动数字经济产业发展。
其次,我们需要因地制宜发展数字经济。如今梅江区在电子信息产业上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在此基础上,应该推动企业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融合走深向实,提升企业数字化应用水平,促进产业全方位、全链条升级。此外,要更加注重科技和装备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与赋能,为农业发展配备强有力的数字智能引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最后,在发展数字经济过程中,例如提升数字公共服务水平,采用和培育本土的数据存储、数据处理企业,努力增强信息技术产业核心能力,争取在创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基础软件中占有一席之地,取得数字经济产业化的制高点。
练好“真功夫”
积极承接产业有序转移
主持人:今年3月,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推动产业有序转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若干措施》,新一轮对口帮扶协作的结对关系首次实现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市、县全覆盖。梅江区怎么抢抓政策机遇?
陈金銮:省委、省政府推动产业有序转移,并且推动新一轮的对口帮扶。现在是广州的荔湾区对口帮扶梅江,对于欠发达地区来讲,在产业发展方面无疑是一剂良方,让我们在拓展产业链,开辟新的领域、新赛道上信心更足,干劲更强。
梅江在这一块也做足了准备:一要建好平台,把梅州经开区进一步做强做优,打造承接产业转移的主平台。目前我们有500亩土地、36万平方米的标准厂房正在虚位以待。同时我们大力实施“园区+”工程,协同开发南片区的城产融合发展示范区中心区,还有北片区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推动梅江经开区为产业发展提供充裕的空间。
二要用好政策,去年国家发改委跟财政部印发《支持梅州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加快振兴发展总体方案》,对梅州在主导产业发展,在平台能级提升以及要素资源保障方面给予大力的倾斜支持。现在我们也出台了对于鼓励类产业企业、对在梅州工作的高端紧缺人才给予专项的奖补支持,并且企业达到条件的话,还能够免申即享。在区层面,我们也专门针对数字经济的发展,出台了相关的扶持政策,对达到条件的企业最高给予经济贡献90%以上的奖补。
三要招好项目,我们组建了8个招商队,聚焦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以及厦漳泉等经济发达地区,精准开展招商引资。今年以来我们已经在上海、深圳、广州等地聚焦电子信息数字经济方面开展了多场招商推介会。到现在已经落地签约18个项目,投资额达到56.67亿元,在全市排名第一。
接下来我们将持续发力,通过产业链条上以商引商、乡贤招商、中介招商、以投代引等方式,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我们将全力以赴以最强的配套,最好的服务来打造最优的营商环境,让政策能够第一时间兑现,让项目第一时间落地,让企业第一时间收益。
主持人:产业发展离不开优质的营商环境。在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方面,梅江区有什么妙招?
陈金銮:好的营商环境是生产力、是竞争力,梅江始终把营商环境作为经济发展的一个生命线来打造,深化扛责任、转作风、抓落实,以一流的作风来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来招引优质的项目落地。我们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做法:
一是抓实一号改革工程,把营商环境优化升级作为“书记领航”项目,聚焦企业落地发展过程当中的难点痛点堵点,全面打响优化营商环境的攻坚战。
二是压实两项任务,我们创新开展“免费梅江”系列活动,通过盘活闲置资产,提供免租工作场所、免费平台和2至7天不等的免费住宿等,吸引集聚优秀青年人才在梅就业创业。开展“免费梅江”系列行动以来,180多名留宿者中有一半以上选择留梅就业。我们的青梅互联网创业产业园,它的前身实际上是一个“隔离点”。我们对它进行改造升级,现在变成了一个低成本开放的、便利的、全要素的双创平台。
另外我们也在实施“双百行动”,对标衔接粤港澳大湾区规则机制,进一步加大行政审批方面的服务力度,也就是行政审批事项100%网上受理,100%网上办结,创造更优的营商环境。
三是做实三项举措,第一是推出服务企业的首日制,区领导挂钩联系重点企业,在每个月的第一个工作日走访企业,了解企业的诉求,为企业解决急难愁盼问题。今年3月以来,我们走访了478家企业,帮企业实打实地解决了195个问题。第二是实行服务企业的代办制,组建专门的团队,帮企业跑腿。第三是助力企业降成本,融通产业链。另外我们对涉企的一些优惠政策进行了清理、归集,送到企业、惠及企业。
优化营商环境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我们将驰而不息、久久为功,让梅江的“门好进、脸好看、事好办”。
主持人:作为电子信息产业的龙头企业,博敏电子近几年在梅江区持续增资扩产的原因什么?
徐缓:我是土生土长的梅州客家人,客家精神塑造了我坚韧不拔、勇于开拓、不断进取、深耕技术的一个性格。我选择回梅州来投资,一是改革开放初期,梅江区的土地就率先播下了电路板产业的种子,经过近40年的发展壮大,东升工业园区里已有80家左右的相关企业集聚,说明梅江有电路板成长的土壤和气息。
另外一个原因是梅江区具有一定的区位优势,它位于闽、粤、赣三省交界,又是区域里面最大的一个中心城市。
走千走万都不如梅江两岸。梅州是一个非常好的投资兴业的地方,希望政府能加大力度对产业链进行整合,通过补链强链来提升产业链竞争力。
【来源】南方日报、南方+
【文】南方日报、南方+记者 魏丽文 何苑妮
【图】南方日报、南方+记者 何森垚
【通讯员】钟戈 钟伟才 陈绮冰
【作者】 魏丽文;何森垚;何苑妮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关键词: